泥水养龟的步骤如下:
第一:
需要一个大小合适的箱子,bob游戏官网,作者的箱子是六十升的,箱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,但自然越大越好。我用了三十斤的泥土(黄泥),泥土最低高度五厘米,泥土其实选择未受污染的塘泥为好,有营养肥力也有丰富的菌群,可以快速帮助新环境建立菌群。其次是黄泥和红泥,这个两个泥可以用但是肥力不如塘泥,后期植物的生长难以维持,特别提醒不推荐使用河泥,因河泥含沙多,没有养分植物难以扎根,细菌群建立缓慢,并且后期一旦菌群因外因导致不稳定,很容易整体崩坏,出现水质恶化并伴有异臭。
第二:
新到的泥(某宝购买),先加水先泡开后在太阳底下静放三天,然后开始挑选植物,选择挺水植物最好(铜钱草是一个例外。另可选慈姑,水菖蒲,美人蕉,旱竹草,龙须草,睡莲等)。
等这些植物扎根于泥土之中,可以给泥提供氧气保持菌群活性。不太建议选择水葫芦,浮萍等一些飘浮类植物,但这些植物可以在后期的稳定环境中做装饰,龟也喜欢吃,也可以辅助吸收一些水体中的一些有害物质。但是我们的生态系统主要还是依靠挺水植物帮忙。植物贴边种植可以防止乌龟越狱逃跑,别问我怎么知道的,跑的龟都给我找疯了。
第三:
剩下的是把箱子放在阳光下等待,这个过程特别漫长。渐渐的两个星期过去了,植物慢慢长起来了,这个时候就会发现水底泥土表面,开始有了变化。有了水藻,有了小泡泡,这是好的变化。然后逐渐提高水位,逐渐加水。
第四:
这样就让植物再长两个星期后,把水排干。先在上面铺一层大概一指头宽高度的细沙,约为1.5厘米左右。然后再在沙上铺一层,大约2.5~3厘米的的小石子或者细菌环,作为菌群的家。再最上边铺一层8~12厘米的鹅卵石或者敲碎的红砖头,二者选其一就好了,看个人喜好决定。最后再静养三天。
第五:
这时可以开始入一些小虾和小鱼开始闯缸了,一个星期后如果鱼安然无恙,植物长势良好,水清石绿就说明生态系统已经稳定下来。
这时候就可以添加一些之前说到的浮萍做装饰,效果绝对美滋滋。
也可以加几条小的黄鳝和泥鳅,但一定要注意合理透入,每一个箱子都是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,都有着环境承载力,超过了承载力系统就会被破环
浅水区,又叫植物区,是种各种挺水植物(水竹,水菖蒲,野芋头,铜钱草等)的,泥厚一般得7CM以上,有用石头压上面的话5-6CM也行。深水区,泥厚3公分以上都行,主要作为龟活动,游泳的地方,可以种浮水植物。
面积一样,我是80/60/34。
我用了干的块状荷塘泥95斤,加水膨胀一倍。感觉还可以再加20斤泥。
1、乌龟是水陆两栖动物,如果放在没有与陆地相连的纯水池里,水池中必须要放置石块、砖头等露出水面的平台,以供乌龟晒背、休息,乌龟喜欢躲的洞里,因此可用砖头给龟搭个龟窝,以提高龟的安全感。
2、乌龟的吃食行为大多是在水中进行的,有时也在岸上吃,可把食物直接投入水中,也可把食物放置于水陆交接的浅水处或近水斜坡处。喂虾时要连壳一起喂,这样补钙,但要把虾头的尖刺剪掉。
3、乌龟喜食荤腥食物,小龟以荤为主,大了可以吃些素的,一般可投喂小鱼、小虾、蚯蚓、泥鳅、动物内脏、蜗牛、蟋蟀、少量红肉、香蕉、瓜皮等。
4、乌龟又要晒太阳,又不能在高温天气直接晒,最好采用半遮阳的环境,乌龟饲养水温环境最高温度不要超过37度,夏天要注意对水池遮阳,一般可用大叶植物进行遮阳。
5、温度低于20度时不要喂食,不然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等肠胃疾病。乌龟最适应的温度是25~30度,这时生长的最快。
6、温度越高食量越大,但当温度过高时食量反而下降,温度越低食量越小,乌龟长肉最快的温度是28~30度。
7、龟越大喂的次数越少,龟越小喂的次数越多,苗龟一般每天喂3次,小龟一般每天喂1次,成龟一般要2~3天才喂一次。下蛋季节的母龟要多喂,冬眠前夕要多喂营养价值高的食物。
8、冬眠一般华东地区在当年11月至来年4月,温度低于12度时会进入冬眠状态,将龟放于背高的浅水中,放置在阴暗、安静的环境中即可,冬眠期间的温度要保持在3~12度之间,最佳冬眠温度为8~10度,冬眠期间禁止晒太阳,不然龟会经常醒来,这样会极大的消耗龟的体力,等开春可能就会因体力不支而死亡。
新龟到家,首先就是精养半天,不要急着泡水和喂食,让龟休养习惯一下环境。龟都是相对内敛和害羞的动物,对环境适应需要的是安静和昏暗的光线。
等精养完毕,就可以泡泡水,补充一下水分了,记得在天气冷温差大的时候,最好把水放出来盆子放个半小时,省得造成龟龟感冒。
喂食的话,虽然大家都很喜欢看龟吃东西的互动,但是个人不建议急着喂食,龟是耐饥饿的动物,让它适应一两天再喂,如果是冬季,温度长期20度以下,就不需要喂了。直接冬眠就好了。(前提是能冬眠的龟种,不然就加温过冬了)。不听话,乱喂,龟很容易得肠炎。后果不堪设想哦。
评论